站長推薦 贊助廣告

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

大學英文餐牌

大學英文餐牌

大學英文餐牌變國際笑話 

「Ultimate Rocky Bun」這款連西餐總廚、英文教授都被考起的菜式,竟在本港最高學府的餐廳出現。本報記者走訪全港大學的餐廳,發現九成餐牌錯漏百出,如城大餐廳將「特大菠蘿包」譯為「Ultimate Rocky Bun」(終極岩石包);理大餐廳將「炸雞髀薯條」譯作「Fried chicken leg with french」(炸雞髀法國人),將法國人當薯條。有學者指在國際都會的最高學府竟有此等錯誤,實在貽笑大方,校方有責任協助翻譯,免淪為國際大笑話。

內地餐牌的中菜英文譯名常鬧笑話,原來本港大學的餐廳也不遑多讓。記者巡查全港八間大學十五間餐廳,發現九成餐廳的餐牌翻譯均有漏字及譯法錯誤等問題。


燒賣三種譯名

一進理大餐廳,即可見「歡迎光臨新Can」的英文寫為「Welcome to新CAN」,竟將「新」字當英文,餐牌上的「炸雞髀薯條」譯為「Fried chicken leg with french」(炸雞髀法國人)。在科技大學的餐廳,「橙汁」英文則簡單寫為「Orange」(橙)等。而城市大學竟將「特大菠蘿包」譯為「Ultimate Rocky Bun」,「Ultimate解作終極,我都唔知菠蘿包可以有幾終極?係咪個包上面擺幾個真菠蘿?」研究生Tomwood望着餐牌,一臉茫然。


在中大的餐廳,「燒賣」竟有三個英文名,該餐廳售賣的「燒賣」、「鮮燒賣」及「豬肉燒賣」,分別被譯為「Sui Mai」、「Shaomai」及「Stuffed Dumplings with Pork & Rice Rolls」。大學生Ray說:「燒賣竟然有三個英文寫法,本地大學生都睇唔明,餐廳認真搞嘢,做乜唔統一呢?」在浸會大學餐廳,「兩餸套飯」被譯為「Two Dish Rice」(兩碟飯),大學生Karen直言,「咁樣譯都唔知佢係兩碟菜加飯,定係兩碟都係飯,真係好難捉摸呀。」


建議圖文並茂

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陳紫茵表示,由於中西飲食文化有異,外國人沒有中國人的飲食概念,所以「兩餸飯」應譯「Rice with two choices of sides」。她更建議餐廳圖文並茂,方便外國顧客。

Le Mieux Bistro總廚Ricky Cheung則表示:「大學餐廳對餸菜專有名詞缺乏認識,如果冇相類似嘅嘢取代,就用較好聽嘅名,例如菠蘿包,可譯作Sweet and short pastry bun,就更加貼切。」


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,社會對大學有較高的要求,大學校方如發現餐廳餐牌出錯,有責任提供協助,以免譯錯變成國際大笑話。

 

與火辣視訊美女主播聊天

 
Design by Free WordPress Themes | Bloggerized by Lasantha - Premium Blogger Themes | Facebook Themes